|
周口市六一路小学六六班 徐梓鑫 辅导老师 时智慧
清晨六点的厨房里,豆浆机发出轻微的震动声,像一串永不疲倦的摩斯密码。妈妈系着印满英文字母的围裙,左手翻动着滋滋作响的煎蛋,右手在便当盒上贴荧光标签:粉色是我的,黄色是妹妹的。那些写着“动词过去式”、“单数变复数”的便利贴,是我们家独特的早安吻。
作为高中英语老师的女儿,我的童年浸润着双重身份的爱意。每晚九点,当妈妈结束晚自习查房,我们的书房才亮起专属的辅导灯。她总把我们的作业本夹在高三模拟卷中间批改,红笔在我的造句本上画星星,在妹妹的算术题旁画月亮。有次我赌气说“妈妈的学生比我重要”,她默默翻开工作笔记,内页夹着我和妹妹的乳牙——原来她每天备课到深夜时,都在用这样的方式把我们带在身边。
记得去年深冬,妈妈带毕业班忙得脚不沾地,却坚持每天录制“睡前故事”。那天我起夜时发现,她正对着电脑轻声读《夏洛的网》,屏幕那端是输液中的妹妹。医院冷白的灯光透过视频映在她脸上,我才看清她鬓角新生的白发,像粉笔灰落在墨色绸缎里。
我们的校服口袋永远藏着妈妈特制的单词卡,带葱香的纸页上,她用花体英文写着生活箴言。妹妹把“Brunch”理解成“会开花的早餐”,她却笑着在吐司上用草莓酱画出词根树状图。那些躺在教案缝隙里的时光碎片,被她烘焙成松饼的香气,编织成校服裙的褶皱,融化在清晨递来的温水里。
此刻我抚摸着妈妈批改作文留下的茧痕,那是比任何奖状都珍贵的勋章。在未来的岁月里,我要把这份永不消磁的爱,写进生命的每一个同位语从句。